005 鬼谷之术飞箝忤反 资治通鉴触动逆鳞
为什么要去汉中?听到这个问题,朱慈炤真恨不得痛痛快快喷崇祯大帝两句。
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,谁愿意去汉中就藩。
我去上代汉王的首封之地,云南昆明,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、气候宜人、四季如春。
极负盛名的‘春城’它不香吗,如果不是你们把汉家江山搞得快亡国灭种了,我吃饱了撑的啊天天跟你们这帮无聊透顶的人玩宫斗。
父子相疑、猜忌丛生,弄不好一会都要上鬼谷子了。
朱慈炤叹了口气,硬着头皮答道:“祖宗家法,京畿之地不能封王,东南富庶之地也不能封王建藩。
其他的好地方,成都、西安等大城早被其他宗藩占了。河南、湖广到处都是农民军;清军入关劫掠,能向南深入到山东。
那儿臣还能去哪,汉中四面都是山,易守难攻,好歹还安全些。
虽然瑞王叔祖觉得汉中同样危如累卵,但儿臣觉得还能守一守。实在不行,钻进山里游击流窜,多半也能保得性命。”
崇祯闻言,连连点头称赞:“我儿有胆识,回头我让礼部发文,去问问瑞王肯不肯移藩。”
朱慈炤听到这话,喜形于色,嘴上忙不迭地连连谢恩,心中却立即便警醒起来,今天的第二场言语交锋开始了。
崇祯是喜怒不形于色,心中却极为得意:
‘这孩子虽然极为聪颖,但到底年轻识浅。封地我可以给你定下来,我也可以促成瑞王移藩。
但你想离开京师去就藩?在灭掉东虏、扫清流寇之前,你就快省省吧。
先有唐肃宗灵武即位,后有靖康之变赵构力挽狂澜,我怎么可能放一个亲王离开京师呢。
你说的选择汉中就藩的原因,我也同样不信。但正面问你肯定也不说真话,看我给你上上鬼谷子的‘反应’、‘飞箝’之术。
《鬼谷子》你应该还没有读过吧,就算读过你也读不懂。今天非把你有没有心怀怨怼试出来。‘
一念及此,崇祯和颜悦色地问道:”炤儿,那你说西北的流寇当如何平定?”
“朝廷大事,非儿臣所能置喙。”
“是朕让你说的,你尽管直言。诸皇子之中,数你最是聪慧灵秀,也是你最好读书。你尽管讲来,便是说错了,朕也恕你无罪。”
今天朱慈炤受的夸奖有点多,如今父皇又称自己在诸皇子中最是聪慧灵秀,不禁喜上眉梢,飘飘然起来。
但得意归得意,却终归没有忘形,朱慈炤转头看看王承恩,再看看王德化,眼神中充满了顾虑。
崇祯将朱慈炤的小动作尽收眼底,笑着保证道:”放心吧,他们两个口风很严,今天说的话,一个字都不会传到外面去,更不会被言官知道。”
有了保证,朱慈炤喝了口茶,清清嗓子,滔滔不绝地议论起来:“儿臣以为,要想平定农民军,当行‘四正六隅、十面张网’之策。
只是要稍作调整,李自成、张献忠最常用的就是‘以走制敌’。
打不过,他们就四处乱窜,所以才被称为流寇。尤其是往深山里一钻,让官军上哪里抓他们去。
我们十面张网,但不以剿灭为目的,而是把他们都往中原驱赶。
等把他们都围到中原,再分化打压。比如招降张献忠、罗汝才等人,然后许以高官厚禄、驱狼吞虎,让他们去火并李自成。
崇祯差点被逗乐了:‘这真是一知半解,纸上谈兵。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些杨嗣昌的‘四正六隅、十面张网’之说,稍加改动,就敢在君前卖弄了。
鬼谷子飞箝之术:引钩箝之辞,飞而箝之。钩箝之语,其说辞也,乍同乍异。其不可善者,或先征之,而后重累;或先重累,而后毁之。
也就是先赞扬他人,令其放松警惕、暴露实情。然后趁此机会,利用他自己的言辞箝制住他自己的心境和情绪,如同作茧自缚一般。’
想到这里,崇祯又实践起了‘飞箝术’中的‘乍同乍异’之法,表达了对朱慈炤的不认同:
“炤儿,你讲的平寇之法很有道理,但你想没想过,召降流寇,得安置他们吧。要驱虎吞狼,得发军饷吧。
要安抚住这么多流寇,银子从哪里来?粮草从哪里来?
没有钱粮,招抚之说,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。
你虽聪慧,但终究见识有限,所提之策,实不过纸上谈兵而已。”
纸上谈兵可不是什么好词,朱慈炤听到父皇如此说自己,不禁涨红了脸,极不服气地反驳道:
“东南富庶,要钱有钱,要粮有粮,何来的没有钱粮之说。那些官吏士绅不肯拿钱出来,岂不知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大明亡了,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。”
崇祯一脸不屑地摇摇头:“真是小孩子顽话,还以为你天资多么高绝呢。话一多,露馅了吧。朕宵衣旰食十五年,若是能从东南弄来钱粮,还用等到你来教朕吗。”
朱慈炤刚刚得了许多夸赞,如今乍一听到父皇如此贬低,脸涨得通红,顿时脱口而出:
“就算从东南弄不到钱,还有藩王、还有勋贵。让他们捐献,哪怕每家拿出两三成的财富,足够咱大明度过难关了。儿臣愿以身作则,就藩花费能省就省,只要够穿衣吃饭即可。省下的钱都给朝廷用作军事。”
崇祯心中暗喜,连让藩王、勋贵捐家产这种话都说出来了,说明已经方寸大乱了。哎,到底还是太年幼了啊,连九莲菩萨显圣都不知道吗,还在这里做让勋贵捐家产的美梦呢。
转念一想,崇祯又觉得有些不对,朱慈炤显然知道九莲菩萨显圣,五哥儿夭折之事。他还敢这么说,莫非是在内心深处,恨上勋贵们了?看来他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快表露出来了。
用这种手段对付自己才十一岁的儿子,而且这儿子还刚刚失去了母亲,崇祯心中倒泛起了一丝歉意。
眼睛是心灵的窗口,偷扫了下崇祯的眼神,朱慈炤在心中冷哼一声:‘还真跟我玩上鬼谷子的‘飞箝之术’和‘反应之术’了。
行行行,你要玩我就陪你玩,不就是鬼谷子吗,你玩‘飞箝之术’,那我就陪陪你玩玩‘忤合之术’。
‘凡趋合倍反,计有适合。化转环属,各有形势。反覆相求,因事为制。’
我最擅长的就是‘化转环属、因事为制’了。你已经在我的不着痕迹的导引下,渐渐开始轻视我了。
轻视我的结果,就是入我彀中。’
崇祯也喝了口茶,然后抛出了关键问题:“炤儿,让藩王、勋贵捐助家产更不可行。你再说说如何灭亡东虏吧,说的好,朕赏你些什么,若说不好,你还是回去多读些书再大发议论吧。”
听到这个问题,朱慈炤知道自己发颠的时刻到了,于是假装思索片刻,一脸严肃地答道:
“儿臣以为,对伪清也应该进行四面围困。宁锦是一面、蒙古是一面、朝鲜是一面。
最后一面,则是为毛文龙平反,重建东江镇。
有此四面,不出十年,伪清自然平定。”
这话差点把崇祯搞破防:平反毛文龙,重建东江镇,这是人话吗?
折腾了这半天,总算问出了一句实打实的真心话。若是这小子掌了权,我的所有策略还不全部被他推翻。还是赶紧把他打发了,彻底为太子排除隐患吧。
想到这里,崇祯点点头,硬着头皮称赞道:“你讲的不错,说吧,你想要什么奖赏?”
朱慈炤笑道:“皇伯母殿下不是要搬到仁寿殿,将慈庆慈腾出来,改成端本宫,给太子殿下大婚之用嘛。”
听到太子殿下一词,崇祯皱了皱眉头,继续问道:“是啊,你也要一起搬走,都收拾好了吗?”
朱慈炤答道:“儿臣也没什么东西,父皇随时都可以打发了儿臣。但儿臣不想去仁寿殿住。
民间俗语说,男女七岁不同席。可见男子到了七岁,就该避嫌了。儿臣都十一了,再住在皇伯母殿下宫中并不合适。”
“那你想如何?”
“儿臣要出宫,到王府居住。”
“哪来的王府?而且这个月就要搬了,现给你建王府也来不及啊。”
朱慈炤笑道:“父皇别唬儿臣了,成祖爷营建北京城的时候,专门建设了十王府,供就藩前的亲王居住。随便命人在十王府收拾几间房舍,不用一天时间儿臣就住进去了。”
崇祯冷哼了一声:“你还挺不好糊弄,可是咱大明没有十一岁亲王搬出宫,去住十王府的先例吧。”
朱慈炤不假思索地答道:“怎么没有先例,景泰帝八岁受封亲王,在郕王府居住。”
崇祯差点被噎个倒仰,这完全是有备而来啊。
朱慈炤见崇祯面露迟疑之色,便继续说道:“昨晚母妃托梦于儿臣,说儿臣生辰八字与禁宫相冲。若不速速出宫,恐怕活不过十二岁。”
这种鬼话,崇祯肯定是不信的。因为每个皇子出生,自己都命灵台牌子太监陈国用占卜过。其他皇子,倒也还好。只有太子最不吉利,得到了‘虎生中堂不祥,孰甚益日月,皆逢寅也’之谶语。
虽然明知朱慈炤是在瞎编,不过崇祯确实动摇了:
所谓若不速速出宫、恐怕活不过十二岁,这不就是摆明了对皇后和太子心存怨怼嘛,到底把真实想法试出来了。
还是赶紧打发老四出宫吧,以后眼不见,心不烦,也省得他挡太子的路。强留在宫中,万一受小人蛊惑,再做出对太子不利的事情来,那才真是麻烦了。
于是崇祯又问道:“出宫独居,需要朕为你准备些什么?”
朱慈炤从衣袋中掏出张纸来,恭恭敬敬递到崇祯面前。
到这里崇祯才彻底明白了,老四今天如此活跃,原来处心积虑是要出宫啊。
取过纸张一看,只见上面特别有条理地列了十几条请求。崇祯被气笑了:
“你倒真是有备而来,这第一条朕就答应不了。你要你母妃的旧物,可是承乾宫这些陈设朕还要留着作为纪念呢。你母妃的金银积蓄不是都给你了吗,你怎么还不知足。
还有第二条,要组建汉王护卫。想什么呢!你可知道一支护卫五千余人,怎么可能给你。
第三条,你要自选王府长史,那更是想都不要想。朕最多让你自选三五个从九品的伴读、教授。
你要今年就由朝廷选官教你读书,这个倒没问题,本来也是打算明年安排你出阁读书,提前一年却也无所谓。你要召高时明请教书法,也没问题。
至于你要学习骑射,这个嘛,朕得考虑考虑。
你要随意出入田府,也不行,只允许你逢年过节去拜访。而且只许去田家,除此之外,不可再出王府。
不论是在王府,还是在田府,都不许与文武大臣、勋贵、其他外戚交往。出了宫,也不许再与内侍结交。
无诏不得再入后宫,就算见朕,也要提前奏请。”
朱慈炤点点头,并不反驳,而是施行了计划的最后一步:触碰皇帝之逆鳞。
只听朱慈炤笑道:“儿臣还有一请,父皇为儿臣挑选讲官的时候,还请挑一两个精通《资治通鉴》的。”
听到《资治通鉴》四个字,崇祯的神情立即紧绷起来:“你一个亲王,学《资治通鉴》做什么。即便要学,随便读读就是了。你又不治国,何必非要精通?”
朱慈炤一脸倔强地答道:“听闻母后殿下十二三岁时便已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而且还是什么探花郎亲自教授的。
母后是儿臣学习的榜样,儿臣也想像母后那样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有什么错吗?”
朱慈炤话音刚落,崇祯刷地一下站了起来,连茶杯都甩到了地上。
王承恩也忡然变色、满面惊恐,这不是坑人嘛,本来聊得好好的,眼看汉王出宫的目的就可以达成,自己欠皇贵妃的人情也要还完了。
结果末了末了,就这么巧,汉王随口一句话,可算是触到了逆鳞。
王德化远远地站在角落里,又是一脸懵。
王德化虽然做过几年东厂提督,而且精明果决,但到底是后起之秀,比不了王承恩这样的老牌嫡系,对帝后之间的许多事情并不了解。
朱慈炤故作发愣的功夫,崇祯已经快步走到其身前,揪着朱慈炤的衣领怒斥道:“说,这话是谁教你说的?”
朱慈炤故作茫然不解地问道:“父皇何出此言,儿臣想读书也有错吗,不让读《资治通鉴》,儿臣不读便罢了。儿臣并不是想学治国之术,更毫无觊觎储君之位的心思。”
“混账,谁说你觊觎储君之位了。朕是问你,你为何知道皇后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又为何知道皇后是由探花郎亲自教授?是哪个太监告诉你的,快说!”
“母后殿下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这不是宫中人所共知的事情吗。
至于探花郎亲自教授,这是儿臣去向母后请安时,偶然听坤宁宫中的人说起。当时有太监、宫女聚在一起闲聊,儿臣就听了那么一耳朵。
都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,那时候儿臣还小,又过去了这么久,父皇非要儿臣说出太监宫女的名字来,岂非强人所难。”
崇祯闻言,松开朱慈炤,冷冷地对王德化吩咐道:“去查,彻查,凡知情者,杖毙。”
王德化壮着胆子回道:“皇爷,这事应该东厂由去查吧。”
崇祯狠狠瞪了王德化一眼:“让徐本正去查。”
王德化连忙领命,立即就要去传旨。
崇祯却将其叫住:“且慢,汉王不守本分,妄议军国大事,先把他拖下去杖三十,然后再去给徐本正传旨。”
王德化更懵了,这都哪跟哪啊,汉王怎么还真赚了一顿板子,我都被搞糊涂了。
王德化还想替汉王求求情,王承恩却一直在那里使眼色,示意赶紧把汉王拉走。
朱慈炤则跪在地上,叫起了撞天屈。我妄议什么国事了,哪一条不是父皇你让我说的。
大王公管二王公,王德化选择了听王承恩的,硬将朱慈炤拉出了承乾宫。朱慈炤一边挣扎一边嚷嚷,恨不能闹得人尽皆知。
殿内中剩崇祯与王承恩两人。
崇祯无力地靠着椅背,冷冷地问道:“承恩,你说老四是无心之失,还是有意为之?”
王承恩沉默片刻,方才轻声答道:“汉王虽然早慧,聪颖异于常人,但毕竟还未成年,哪里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。
汉王身边不过是些老实巴交的宫女和内侍,别说他们无心挑拨教唆,就算是有意,皇后娘娘受过陈探花教授这样隐秘的事情,他们如何能够得知。
他们压根就不知道,又如何能够教唆汉王。”
崇祯点点头:“你说的也是,皇后也真好意思,这种事还洋洋得意地宣扬。
当时嘉定伯周奎只是个街边摆摊算命的,陈仁锡一个探花郎,亲身上门,住在他家,悉心教他女儿《资治通鉴》,傻子都知道其中有问题吧。
那个陈仁锡还对周奎说什么‘君女,天下贵人’。陈仁锡是神仙吗,当时就算到了周氏要母仪天下。
周氏更过分,当着朕的面,就指着除目上陈仁锡的名字,说什么‘此吾家探花也’。
这要是传到言官耳朵里,就等着瞧好吧。像姜埰、熊开元那样钻牛角尖的言官,咱大明一抓就一大把。
那帮言官就跟疯狗一样,没事都得从你身上咬三两肉下来。若是被他们抓住了把柄,不咬死你也得恶心死你。”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104791/40362105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
不是被逼的没办法了,谁愿意去汉中就藩。
我去上代汉王的首封之地,云南昆明,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、气候宜人、四季如春。
极负盛名的‘春城’它不香吗,如果不是你们把汉家江山搞得快亡国灭种了,我吃饱了撑的啊天天跟你们这帮无聊透顶的人玩宫斗。
父子相疑、猜忌丛生,弄不好一会都要上鬼谷子了。
朱慈炤叹了口气,硬着头皮答道:“祖宗家法,京畿之地不能封王,东南富庶之地也不能封王建藩。
其他的好地方,成都、西安等大城早被其他宗藩占了。河南、湖广到处都是农民军;清军入关劫掠,能向南深入到山东。
那儿臣还能去哪,汉中四面都是山,易守难攻,好歹还安全些。
虽然瑞王叔祖觉得汉中同样危如累卵,但儿臣觉得还能守一守。实在不行,钻进山里游击流窜,多半也能保得性命。”
崇祯闻言,连连点头称赞:“我儿有胆识,回头我让礼部发文,去问问瑞王肯不肯移藩。”
朱慈炤听到这话,喜形于色,嘴上忙不迭地连连谢恩,心中却立即便警醒起来,今天的第二场言语交锋开始了。
崇祯是喜怒不形于色,心中却极为得意:
‘这孩子虽然极为聪颖,但到底年轻识浅。封地我可以给你定下来,我也可以促成瑞王移藩。
但你想离开京师去就藩?在灭掉东虏、扫清流寇之前,你就快省省吧。
先有唐肃宗灵武即位,后有靖康之变赵构力挽狂澜,我怎么可能放一个亲王离开京师呢。
你说的选择汉中就藩的原因,我也同样不信。但正面问你肯定也不说真话,看我给你上上鬼谷子的‘反应’、‘飞箝’之术。
《鬼谷子》你应该还没有读过吧,就算读过你也读不懂。今天非把你有没有心怀怨怼试出来。‘
一念及此,崇祯和颜悦色地问道:”炤儿,那你说西北的流寇当如何平定?”
“朝廷大事,非儿臣所能置喙。”
“是朕让你说的,你尽管直言。诸皇子之中,数你最是聪慧灵秀,也是你最好读书。你尽管讲来,便是说错了,朕也恕你无罪。”
今天朱慈炤受的夸奖有点多,如今父皇又称自己在诸皇子中最是聪慧灵秀,不禁喜上眉梢,飘飘然起来。
但得意归得意,却终归没有忘形,朱慈炤转头看看王承恩,再看看王德化,眼神中充满了顾虑。
崇祯将朱慈炤的小动作尽收眼底,笑着保证道:”放心吧,他们两个口风很严,今天说的话,一个字都不会传到外面去,更不会被言官知道。”
有了保证,朱慈炤喝了口茶,清清嗓子,滔滔不绝地议论起来:“儿臣以为,要想平定农民军,当行‘四正六隅、十面张网’之策。
只是要稍作调整,李自成、张献忠最常用的就是‘以走制敌’。
打不过,他们就四处乱窜,所以才被称为流寇。尤其是往深山里一钻,让官军上哪里抓他们去。
我们十面张网,但不以剿灭为目的,而是把他们都往中原驱赶。
等把他们都围到中原,再分化打压。比如招降张献忠、罗汝才等人,然后许以高官厚禄、驱狼吞虎,让他们去火并李自成。
崇祯差点被逗乐了:‘这真是一知半解,纸上谈兵。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些杨嗣昌的‘四正六隅、十面张网’之说,稍加改动,就敢在君前卖弄了。
鬼谷子飞箝之术:引钩箝之辞,飞而箝之。钩箝之语,其说辞也,乍同乍异。其不可善者,或先征之,而后重累;或先重累,而后毁之。
也就是先赞扬他人,令其放松警惕、暴露实情。然后趁此机会,利用他自己的言辞箝制住他自己的心境和情绪,如同作茧自缚一般。’
想到这里,崇祯又实践起了‘飞箝术’中的‘乍同乍异’之法,表达了对朱慈炤的不认同:
“炤儿,你讲的平寇之法很有道理,但你想没想过,召降流寇,得安置他们吧。要驱虎吞狼,得发军饷吧。
要安抚住这么多流寇,银子从哪里来?粮草从哪里来?
没有钱粮,招抚之说,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。
你虽聪慧,但终究见识有限,所提之策,实不过纸上谈兵而已。”
纸上谈兵可不是什么好词,朱慈炤听到父皇如此说自己,不禁涨红了脸,极不服气地反驳道:
“东南富庶,要钱有钱,要粮有粮,何来的没有钱粮之说。那些官吏士绅不肯拿钱出来,岂不知覆巢之下,焉有完卵。大明亡了,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。”
崇祯一脸不屑地摇摇头:“真是小孩子顽话,还以为你天资多么高绝呢。话一多,露馅了吧。朕宵衣旰食十五年,若是能从东南弄来钱粮,还用等到你来教朕吗。”
朱慈炤刚刚得了许多夸赞,如今乍一听到父皇如此贬低,脸涨得通红,顿时脱口而出:
“就算从东南弄不到钱,还有藩王、还有勋贵。让他们捐献,哪怕每家拿出两三成的财富,足够咱大明度过难关了。儿臣愿以身作则,就藩花费能省就省,只要够穿衣吃饭即可。省下的钱都给朝廷用作军事。”
崇祯心中暗喜,连让藩王、勋贵捐家产这种话都说出来了,说明已经方寸大乱了。哎,到底还是太年幼了啊,连九莲菩萨显圣都不知道吗,还在这里做让勋贵捐家产的美梦呢。
转念一想,崇祯又觉得有些不对,朱慈炤显然知道九莲菩萨显圣,五哥儿夭折之事。他还敢这么说,莫非是在内心深处,恨上勋贵们了?看来他的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快表露出来了。
用这种手段对付自己才十一岁的儿子,而且这儿子还刚刚失去了母亲,崇祯心中倒泛起了一丝歉意。
眼睛是心灵的窗口,偷扫了下崇祯的眼神,朱慈炤在心中冷哼一声:‘还真跟我玩上鬼谷子的‘飞箝之术’和‘反应之术’了。
行行行,你要玩我就陪你玩,不就是鬼谷子吗,你玩‘飞箝之术’,那我就陪陪你玩玩‘忤合之术’。
‘凡趋合倍反,计有适合。化转环属,各有形势。反覆相求,因事为制。’
我最擅长的就是‘化转环属、因事为制’了。你已经在我的不着痕迹的导引下,渐渐开始轻视我了。
轻视我的结果,就是入我彀中。’
崇祯也喝了口茶,然后抛出了关键问题:“炤儿,让藩王、勋贵捐助家产更不可行。你再说说如何灭亡东虏吧,说的好,朕赏你些什么,若说不好,你还是回去多读些书再大发议论吧。”
听到这个问题,朱慈炤知道自己发颠的时刻到了,于是假装思索片刻,一脸严肃地答道:
“儿臣以为,对伪清也应该进行四面围困。宁锦是一面、蒙古是一面、朝鲜是一面。
最后一面,则是为毛文龙平反,重建东江镇。
有此四面,不出十年,伪清自然平定。”
这话差点把崇祯搞破防:平反毛文龙,重建东江镇,这是人话吗?
折腾了这半天,总算问出了一句实打实的真心话。若是这小子掌了权,我的所有策略还不全部被他推翻。还是赶紧把他打发了,彻底为太子排除隐患吧。
想到这里,崇祯点点头,硬着头皮称赞道:“你讲的不错,说吧,你想要什么奖赏?”
朱慈炤笑道:“皇伯母殿下不是要搬到仁寿殿,将慈庆慈腾出来,改成端本宫,给太子殿下大婚之用嘛。”
听到太子殿下一词,崇祯皱了皱眉头,继续问道:“是啊,你也要一起搬走,都收拾好了吗?”
朱慈炤答道:“儿臣也没什么东西,父皇随时都可以打发了儿臣。但儿臣不想去仁寿殿住。
民间俗语说,男女七岁不同席。可见男子到了七岁,就该避嫌了。儿臣都十一了,再住在皇伯母殿下宫中并不合适。”
“那你想如何?”
“儿臣要出宫,到王府居住。”
“哪来的王府?而且这个月就要搬了,现给你建王府也来不及啊。”
朱慈炤笑道:“父皇别唬儿臣了,成祖爷营建北京城的时候,专门建设了十王府,供就藩前的亲王居住。随便命人在十王府收拾几间房舍,不用一天时间儿臣就住进去了。”
崇祯冷哼了一声:“你还挺不好糊弄,可是咱大明没有十一岁亲王搬出宫,去住十王府的先例吧。”
朱慈炤不假思索地答道:“怎么没有先例,景泰帝八岁受封亲王,在郕王府居住。”
崇祯差点被噎个倒仰,这完全是有备而来啊。
朱慈炤见崇祯面露迟疑之色,便继续说道:“昨晚母妃托梦于儿臣,说儿臣生辰八字与禁宫相冲。若不速速出宫,恐怕活不过十二岁。”
这种鬼话,崇祯肯定是不信的。因为每个皇子出生,自己都命灵台牌子太监陈国用占卜过。其他皇子,倒也还好。只有太子最不吉利,得到了‘虎生中堂不祥,孰甚益日月,皆逢寅也’之谶语。
虽然明知朱慈炤是在瞎编,不过崇祯确实动摇了:
所谓若不速速出宫、恐怕活不过十二岁,这不就是摆明了对皇后和太子心存怨怼嘛,到底把真实想法试出来了。
还是赶紧打发老四出宫吧,以后眼不见,心不烦,也省得他挡太子的路。强留在宫中,万一受小人蛊惑,再做出对太子不利的事情来,那才真是麻烦了。
于是崇祯又问道:“出宫独居,需要朕为你准备些什么?”
朱慈炤从衣袋中掏出张纸来,恭恭敬敬递到崇祯面前。
到这里崇祯才彻底明白了,老四今天如此活跃,原来处心积虑是要出宫啊。
取过纸张一看,只见上面特别有条理地列了十几条请求。崇祯被气笑了:
“你倒真是有备而来,这第一条朕就答应不了。你要你母妃的旧物,可是承乾宫这些陈设朕还要留着作为纪念呢。你母妃的金银积蓄不是都给你了吗,你怎么还不知足。
还有第二条,要组建汉王护卫。想什么呢!你可知道一支护卫五千余人,怎么可能给你。
第三条,你要自选王府长史,那更是想都不要想。朕最多让你自选三五个从九品的伴读、教授。
你要今年就由朝廷选官教你读书,这个倒没问题,本来也是打算明年安排你出阁读书,提前一年却也无所谓。你要召高时明请教书法,也没问题。
至于你要学习骑射,这个嘛,朕得考虑考虑。
你要随意出入田府,也不行,只允许你逢年过节去拜访。而且只许去田家,除此之外,不可再出王府。
不论是在王府,还是在田府,都不许与文武大臣、勋贵、其他外戚交往。出了宫,也不许再与内侍结交。
无诏不得再入后宫,就算见朕,也要提前奏请。”
朱慈炤点点头,并不反驳,而是施行了计划的最后一步:触碰皇帝之逆鳞。
只听朱慈炤笑道:“儿臣还有一请,父皇为儿臣挑选讲官的时候,还请挑一两个精通《资治通鉴》的。”
听到《资治通鉴》四个字,崇祯的神情立即紧绷起来:“你一个亲王,学《资治通鉴》做什么。即便要学,随便读读就是了。你又不治国,何必非要精通?”
朱慈炤一脸倔强地答道:“听闻母后殿下十二三岁时便已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而且还是什么探花郎亲自教授的。
母后是儿臣学习的榜样,儿臣也想像母后那样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有什么错吗?”
朱慈炤话音刚落,崇祯刷地一下站了起来,连茶杯都甩到了地上。
王承恩也忡然变色、满面惊恐,这不是坑人嘛,本来聊得好好的,眼看汉王出宫的目的就可以达成,自己欠皇贵妃的人情也要还完了。
结果末了末了,就这么巧,汉王随口一句话,可算是触到了逆鳞。
王德化远远地站在角落里,又是一脸懵。
王德化虽然做过几年东厂提督,而且精明果决,但到底是后起之秀,比不了王承恩这样的老牌嫡系,对帝后之间的许多事情并不了解。
朱慈炤故作发愣的功夫,崇祯已经快步走到其身前,揪着朱慈炤的衣领怒斥道:“说,这话是谁教你说的?”
朱慈炤故作茫然不解地问道:“父皇何出此言,儿臣想读书也有错吗,不让读《资治通鉴》,儿臣不读便罢了。儿臣并不是想学治国之术,更毫无觊觎储君之位的心思。”
“混账,谁说你觊觎储君之位了。朕是问你,你为何知道皇后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又为何知道皇后是由探花郎亲自教授?是哪个太监告诉你的,快说!”
“母后殿下精通《资治通鉴》,这不是宫中人所共知的事情吗。
至于探花郎亲自教授,这是儿臣去向母后请安时,偶然听坤宁宫中的人说起。当时有太监、宫女聚在一起闲聊,儿臣就听了那么一耳朵。
都是两三年前的事情了,那时候儿臣还小,又过去了这么久,父皇非要儿臣说出太监宫女的名字来,岂非强人所难。”
崇祯闻言,松开朱慈炤,冷冷地对王德化吩咐道:“去查,彻查,凡知情者,杖毙。”
王德化壮着胆子回道:“皇爷,这事应该东厂由去查吧。”
崇祯狠狠瞪了王德化一眼:“让徐本正去查。”
王德化连忙领命,立即就要去传旨。
崇祯却将其叫住:“且慢,汉王不守本分,妄议军国大事,先把他拖下去杖三十,然后再去给徐本正传旨。”
王德化更懵了,这都哪跟哪啊,汉王怎么还真赚了一顿板子,我都被搞糊涂了。
王德化还想替汉王求求情,王承恩却一直在那里使眼色,示意赶紧把汉王拉走。
朱慈炤则跪在地上,叫起了撞天屈。我妄议什么国事了,哪一条不是父皇你让我说的。
大王公管二王公,王德化选择了听王承恩的,硬将朱慈炤拉出了承乾宫。朱慈炤一边挣扎一边嚷嚷,恨不能闹得人尽皆知。
殿内中剩崇祯与王承恩两人。
崇祯无力地靠着椅背,冷冷地问道:“承恩,你说老四是无心之失,还是有意为之?”
王承恩沉默片刻,方才轻声答道:“汉王虽然早慧,聪颖异于常人,但毕竟还未成年,哪里能有如此缜密的心思。
汉王身边不过是些老实巴交的宫女和内侍,别说他们无心挑拨教唆,就算是有意,皇后娘娘受过陈探花教授这样隐秘的事情,他们如何能够得知。
他们压根就不知道,又如何能够教唆汉王。”
崇祯点点头:“你说的也是,皇后也真好意思,这种事还洋洋得意地宣扬。
当时嘉定伯周奎只是个街边摆摊算命的,陈仁锡一个探花郎,亲身上门,住在他家,悉心教他女儿《资治通鉴》,傻子都知道其中有问题吧。
那个陈仁锡还对周奎说什么‘君女,天下贵人’。陈仁锡是神仙吗,当时就算到了周氏要母仪天下。
周氏更过分,当着朕的面,就指着除目上陈仁锡的名字,说什么‘此吾家探花也’。
这要是传到言官耳朵里,就等着瞧好吧。像姜埰、熊开元那样钻牛角尖的言官,咱大明一抓就一大把。
那帮言官就跟疯狗一样,没事都得从你身上咬三两肉下来。若是被他们抓住了把柄,不咬死你也得恶心死你。”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104791/40362105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