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3章 山高水长
一九四六年三月的一天,在板栗坳中央史语所子弟小学课堂。
每月为孩子们上一次课,董作宾已持续五年多。他的课从最简单的“日”“月”“天”“地”“人”开始,教孩子们认识汉字之美。
他常说:“中国的魂魄藏在这汉字里,汉字活着,中国就活着!咱中国人做人与做事,像这汉字,端端正正,自然而然。”
今天董作宾又来上课了,表情有些不同寻常,只见他先用粉笔,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,“山”“高”“水”“长”。
然后,回过身对孩子们说:“你们看哪,‘山’是不是像三座连着的山?”
孩子们回答:“是——”
“‘高’是不是很高呀?”
“是——”
“‘水’呢,是不是能看见波浪、听见哗哗啦啦响声啊?”
“是——”
“‘长’呢,是不是无边无际呀?”
“是——”
董作宾沉静了一下,说:“这四个字,连在一起,‘山高水长’,就不仅仅是四个画面了,是表达一种心情,一种对人、对民族的爱与依恋。
“去年,抗战胜利了!今年,你们大部分同学要随父母回南京。 将来,不管走到天涯海角,你们都要记着板栗坳、李庄、四川。不管干啥职业,都应全力以赴,以免国家重蹈水深火热之境地。大家这一刻的心情,就是‘山高水长’,懂不懂啊?”
孩子们回答:“懂——”
董作宾说:“那好,现在大家开始写吧。”
自从日寇投降消息传到李庄,中央史语所的同人们就知道,到了离开这里的日子。大家商量来商量去,决定在这块于己有救命之恩的土地上,留下一个永久性纪念物。
不久,几十名当地人和史语所几位年轻的研究人员,将一块大石碑从山下运来,于牌坊头最醒目的位置立起——这便是董作宾用甲骨文书丹碑额“山高水长”、史语所才子陈槃撰文、劳榦书写的“留别李庄栗峰碑铭”。
碑铭写道:
李庄栗峰张氏者,南溪望族。其八世袓唤玉先生,以前清乾隆年间自乡之宋嘴移居于此,起家耕读,致赀称钜富,哲嗣能继,堂构辉光。
本所因国难播越,由首都而长沙、而桂林、而昆明,辗转入川,适兹乐土,尔来五年矣。海宇沉沦,生民荼毒,同人等犹幸而有托,不废研求。虽曰国家厚恩,然而使宾至如归,从容乐居,以从事于游心广意,斯仁里主人暨诸军政当道、地方明达,其为藉助有不可忘者。
今值国土重光,东迈在迩。言念别离,永怀缱绻。用是询谋,僉同醵金伐石,盖弇山有记,岘首留题,懿迹嘉言,昔闻好事。兹虽流寓胜缘,亦学府一时故实,不为镌传,以宣昭雅意,则后贤其何述。铭曰:
江山毓灵,人文舒粹。旧家高门,芳风光地。
沧海惊涛,九州煎灼。怀我好音,爰来爰托。
朝堂振滞,灯火钩沈。安居求志,五年至今。
皇皇中兴,泱泱雄武。郁郁名京,峨峨学府。
我东曰归,我情依迟。英辞未拟,惜此离思。
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一日
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人傅斯年、李方桂、李济、凌纯声、董作宾、梁思永、岑仲勉、丁声树、郭宝钧、梁思成、陈槃、劳榦、芮逸夫、石璋如、全汉升、张政烺、董同龢、高去寻、夏鼐、傅乐煥、王崇武、杨时逢、李光涛、周法高、逯钦立、王叔岷、杨志玖、李孝定、何兹全、马学良、严耕望、黄彰健、石钟、张秉权、赵文涛、潘慤王文林、杨占魁、李连春、萧纶徽、那廉君、李光宇、汪和宗、王志维、王宝先、魏善臣、徐德言、王守京、刘渊临、李临轩、于锦绣、罗筱蕖、李绪先同建。
碑首是董作宾先生所提的四个甲骨文“山高水长”
山高水长,像山一样高耸,如水一般长流。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。后比喻恩德深厚。
此成语出自唐代刘禹锡得病散文《望赋》“俟环玦兮思帝乡。龙门不见兮,云雾苍苍。乔木何许兮,山高水长。”
范仲淹在其《严先生祠堂记》中有: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!”表达的是他对严子陵**亮节的敬仰。
而中央史语所的同仁这里的山高水长,则表达的是对李庄这块土地,这里的人们的感恩之情。
全所人员与家属,盛装出席立碑仪式,男士穿西装或长衫,女士着旗袍或长裙。板栗坳小学的孩子们齐声朗诵碑铭。
最动人心弦的两个句子,一是“灯火钩沉”,二是“则后贤其何述”。当俯首于灯火、钩沉远古,他们偶尔抬头猜想,后世贤良如何对那一代知识者进行叙述。
1946年10月下旬的一天,真正离别的日子到来了!满载人员与物品的轮船就要拔锚启程,此时,李庄镇长江沿岸已是人山人海,乡民们几乎全部出动为相处六年的学者们送行,恋恋不舍、黯然神伤,离愁别绪使气氛变得格外凝重,互道珍重声伴着哭泣声,此起彼伏。
李庄,记下了这些学者的足迹,李庄,也永驻在了“下江人”记忆中。
在傅斯年的夫人俞大綵晚年的记忆中,四年的李庄岁月是美好的:
“那是一个水秀山明、风景宜人的世外桃源,我们结庐山半,俯瞰长江,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……在那段难得的清闲的日子里,(他)不是给儿子讲几段三国、水浒,便是看书写作;有时背着双手,环绕室中,摇头晃脑,不断地用满口山东腔调,哼唱诗词,怡然自得。年幼好奇的儿子只在一旁瞠目相视……”
102岁的石璋如在去世前三天,用颤抖的手在自己最新出版的《石璋如先生访问录》上签名,托人从台湾寄往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政府。他对那段岁月、那片山水,那些人们的怀念与感恩之情,成为这个的考古学者的绝笔。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107478/41174905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
每月为孩子们上一次课,董作宾已持续五年多。他的课从最简单的“日”“月”“天”“地”“人”开始,教孩子们认识汉字之美。
他常说:“中国的魂魄藏在这汉字里,汉字活着,中国就活着!咱中国人做人与做事,像这汉字,端端正正,自然而然。”
今天董作宾又来上课了,表情有些不同寻常,只见他先用粉笔,在黑板上写下四个字,“山”“高”“水”“长”。
然后,回过身对孩子们说:“你们看哪,‘山’是不是像三座连着的山?”
孩子们回答:“是——”
“‘高’是不是很高呀?”
“是——”
“‘水’呢,是不是能看见波浪、听见哗哗啦啦响声啊?”
“是——”
“‘长’呢,是不是无边无际呀?”
“是——”
董作宾沉静了一下,说:“这四个字,连在一起,‘山高水长’,就不仅仅是四个画面了,是表达一种心情,一种对人、对民族的爱与依恋。
“去年,抗战胜利了!今年,你们大部分同学要随父母回南京。 将来,不管走到天涯海角,你们都要记着板栗坳、李庄、四川。不管干啥职业,都应全力以赴,以免国家重蹈水深火热之境地。大家这一刻的心情,就是‘山高水长’,懂不懂啊?”
孩子们回答:“懂——”
董作宾说:“那好,现在大家开始写吧。”
自从日寇投降消息传到李庄,中央史语所的同人们就知道,到了离开这里的日子。大家商量来商量去,决定在这块于己有救命之恩的土地上,留下一个永久性纪念物。
不久,几十名当地人和史语所几位年轻的研究人员,将一块大石碑从山下运来,于牌坊头最醒目的位置立起——这便是董作宾用甲骨文书丹碑额“山高水长”、史语所才子陈槃撰文、劳榦书写的“留别李庄栗峰碑铭”。
碑铭写道:
李庄栗峰张氏者,南溪望族。其八世袓唤玉先生,以前清乾隆年间自乡之宋嘴移居于此,起家耕读,致赀称钜富,哲嗣能继,堂构辉光。
本所因国难播越,由首都而长沙、而桂林、而昆明,辗转入川,适兹乐土,尔来五年矣。海宇沉沦,生民荼毒,同人等犹幸而有托,不废研求。虽曰国家厚恩,然而使宾至如归,从容乐居,以从事于游心广意,斯仁里主人暨诸军政当道、地方明达,其为藉助有不可忘者。
今值国土重光,东迈在迩。言念别离,永怀缱绻。用是询谋,僉同醵金伐石,盖弇山有记,岘首留题,懿迹嘉言,昔闻好事。兹虽流寓胜缘,亦学府一时故实,不为镌传,以宣昭雅意,则后贤其何述。铭曰:
江山毓灵,人文舒粹。旧家高门,芳风光地。
沧海惊涛,九州煎灼。怀我好音,爰来爰托。
朝堂振滞,灯火钩沈。安居求志,五年至今。
皇皇中兴,泱泱雄武。郁郁名京,峨峨学府。
我东曰归,我情依迟。英辞未拟,惜此离思。
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五月一日
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人傅斯年、李方桂、李济、凌纯声、董作宾、梁思永、岑仲勉、丁声树、郭宝钧、梁思成、陈槃、劳榦、芮逸夫、石璋如、全汉升、张政烺、董同龢、高去寻、夏鼐、傅乐煥、王崇武、杨时逢、李光涛、周法高、逯钦立、王叔岷、杨志玖、李孝定、何兹全、马学良、严耕望、黄彰健、石钟、张秉权、赵文涛、潘慤王文林、杨占魁、李连春、萧纶徽、那廉君、李光宇、汪和宗、王志维、王宝先、魏善臣、徐德言、王守京、刘渊临、李临轩、于锦绣、罗筱蕖、李绪先同建。
碑首是董作宾先生所提的四个甲骨文“山高水长”
山高水长,像山一样高耸,如水一般长流。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。后比喻恩德深厚。
此成语出自唐代刘禹锡得病散文《望赋》“俟环玦兮思帝乡。龙门不见兮,云雾苍苍。乔木何许兮,山高水长。”
范仲淹在其《严先生祠堂记》中有:“云山苍苍,江水泱泱,先生之风,山高水长!”表达的是他对严子陵**亮节的敬仰。
而中央史语所的同仁这里的山高水长,则表达的是对李庄这块土地,这里的人们的感恩之情。
全所人员与家属,盛装出席立碑仪式,男士穿西装或长衫,女士着旗袍或长裙。板栗坳小学的孩子们齐声朗诵碑铭。
最动人心弦的两个句子,一是“灯火钩沉”,二是“则后贤其何述”。当俯首于灯火、钩沉远古,他们偶尔抬头猜想,后世贤良如何对那一代知识者进行叙述。
1946年10月下旬的一天,真正离别的日子到来了!满载人员与物品的轮船就要拔锚启程,此时,李庄镇长江沿岸已是人山人海,乡民们几乎全部出动为相处六年的学者们送行,恋恋不舍、黯然神伤,离愁别绪使气氛变得格外凝重,互道珍重声伴着哭泣声,此起彼伏。
李庄,记下了这些学者的足迹,李庄,也永驻在了“下江人”记忆中。
在傅斯年的夫人俞大綵晚年的记忆中,四年的李庄岁月是美好的:
“那是一个水秀山明、风景宜人的世外桃源,我们结庐山半,俯瞰长江,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……在那段难得的清闲的日子里,(他)不是给儿子讲几段三国、水浒,便是看书写作;有时背着双手,环绕室中,摇头晃脑,不断地用满口山东腔调,哼唱诗词,怡然自得。年幼好奇的儿子只在一旁瞠目相视……”
102岁的石璋如在去世前三天,用颤抖的手在自己最新出版的《石璋如先生访问录》上签名,托人从台湾寄往四川省宜宾市李庄镇政府。他对那段岁月、那片山水,那些人们的怀念与感恩之情,成为这个的考古学者的绝笔。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107478/41174905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