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八百四五章 只缘身在此山中
书房内,李泰从箱笼之中取出一个竹筒,去掉盖子,将内里一幅画轴拿出来,小心翼翼的在桌上铺展开来,以镇纸压住四角。
房俊凑上前去,仔细观摩。
这是一副山水画,画纸上山峰连绵、云雾堆迭,布局精巧、浑然一气,最显眼是画作之上山石树木虽然空勾无皴,但全以色渲染,以青绿设色为主……这风格明显是“青绿山水”。
然“青绿山水”在隋唐两代并无突出,甚至极为稀少,却有一位开宗立派之鼻祖……
“此庐山五老峰啊,笔墨浓淡相宜、青绿相间,大气磅礴之余更有笔锋细腻婉约,莫不是前朝展子虔之手笔?”
李泰惊讶:“此等技法乃展子虔所创,天下罕见,二郎以前曾经见过?”
房俊没理他,仔仔细细又观摩一遍,并不是后世曾经流传的展子虔名作,想来此画应当是在历史当中散佚了,作为“青绿山水”之鼻祖,展子虔流传下去的此类作品并不多,足以见得其珍贵之处。
画上题跋写着“开皇十二年初春,携子同游庐山,云雾漫障、山峰堆迭”……
李泰取过笔墨纸砚亲自研磨:“展子虔一代名家,存世的画作颇多,不过似此等仅有题跋大量留白的作品却极少,二郎诗词双绝且久未有作品问世,不知可否劳心?好诗配名画,也算是一段佳话了!”
这个自然难不倒房俊,这几年越来越少“创作”,意味着可供“抄袭”的还有很多,又仔细看了一遍画作,遗憾未有瀑布悬挂其上、倾泻而下,否则就可“致敬”一下李太白,不过画纸上峰峦堆迭、雾气隐隐,也还有另外一人之作品颇为合适。
遂接过毛笔,饱蘸墨汁,在画纸偏左上的一处留白落笔,笔走龙蛇、铁画银钩,一挥而就。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……嘶!二郎才思敏捷、当世无双,即便是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不过如此啊!”
名画,好诗,相得益彰,尤其是房俊的字体配上展子虔的画技,两相映衬、美妙绝伦。
李泰美滋滋的画作放在那里,待到墨渍干透才能卷起收藏,拉着房俊在一旁坐了,问道:“刚才你说有解我困境之策?愿闻其详!”
房俊指了指那幅画:“刚刚不是写了么?以殿下之智慧,仔细思量想必就能寻出办法。”
“嗯?”
李泰一愣,扭头看向书桌上的画……那首诗?
“……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?哎呀呀,一语惊醒梦中人啊!”
李泰恍然,惊喜交加。
他之所以落入困局,自然是因为身在局中,作为太宗嫡子、陛下亲弟,无论皇位如何变幻他都牵涉其中,心有觊觎之意、却又害怕反噬之力,举目四顾皆茫然,不知如何自处。
唯有将自己从局中摘出去,方能置身事外、一窥全貌。
如何破局?
说难也难,但说容易也容易。
房俊喝了口茶水,问道:“殿下当真能够下定决心?这一步走出去,那个位置可就永远不能染指了。”
“滚蛋!”
李泰翻了个白眼,不满道:“当初是谁劝我说那个位置根本不会落到我头上的?既然永远得不到,那就干脆彻底斩断,一了百了。”
房俊赞道:“殿下胸襟广阔、魄力十足,微臣佩服。”
以李泰之身份、地位,能够做出彻底斩断皇位之决定殊为不易,毕竟那可是天下至尊之位啊,况且某种程度来说,李泰也并非全无机会……
单纯从能力来说,李治第一,李泰第二,李承乾不入流。
然而皇位之传承并不能简单的论能力,李治可谓史书之上公认的合格皇帝,但就是因为其得位不正,不得不将绝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巩固皇位之上,将大唐立国之根基拆的七零八落,元气大伤,看似开疆拓土疆域大盛,实则却将“贞观之治”的家底折腾得为之一空。
若非武则天内政无双,大唐之兴盛怕是就得三世而止。
实则若是李承乾亦或李泰继位,功绩也不会太差。
太宗皇帝已经带着贞观勋臣将周边强敌挨个打了一遍,唯独未能攻陷的高句丽也予以重创始终未能恢复元气,可即便如此,李治也仅只是形式上覆灭了高句丽,整个辽东之地还处于新罗、百济等等控制之下,也给日后高丽崛起埋下隐患。
李治是历史上出类拔萃的皇帝,但绝对没有史书评论的那么强大,若不是其有武则天、李隆基这两代帝王收拾残局,怕是大唐早已在他手中盛极而衰……
在没有任何补充的情况下覆灭了关陇门阀,动摇了帝国根基,正是武则天重用士族、提拔寒门才稳定了局势。
李泰叹息道:“你呀,为了彻底断绝我与那个位置的联系,也算是煞费苦心了。”
*****
武德殿。
李承乾刚刚用过晚膳,手里拿着李泰回京述职的文书仔细翻看,一边听着李君羡的回禀。
“……魏王殿下自春明门入城,严令随从不得招摇过市,一路低调返回王府便闭门谢客,不过随即越国公登门拜见……”
“哦?这两人交情素来不错,魏王也不见?”
“回陛下,魏王的确不见,不过越国公自己推开大门,登堂入室,魏王夫妇避之不及。”
“哈,这的确是越国公的作风。”
李承乾饶有兴致的笑了一声:“然后呢?两人谈了什么?”
李君羡摇头道:“魏王殿下说是从洛阳得了一副名画请越国公鉴赏,两人便避入书房,没有外人在场,故而说些什么无从得知,不过越国公离开之后,魏王殿下一个人在书房坐了一宿,喝了很多酒,彻夜未眠。”
似魏王这等身份重要的亲王,府中上下早有“百骑司”密探,随时掌握魏王的一举一动,但凡有一丝一毫诡异之处,马上就能报至李承乾的案头……
李承乾想了想,想不明白两人究竟谈了什么:“看来魏王的心情很不好啊。”
李君羡不语,这种话不好接,因为不管说什么都是猜测,他只能基于事实说话,绝对不能在任何事情上妄加揣测,一旦因此影响到陛下的判断,轻则失职,重则有“误导”之嫌……
李承乾也没想从李君羡这边得到什么答案,摆摆手,叮嘱道:“派人看护着魏王府,说不得就会有胆大包天之辈行悖逆之举谋害魏王性命,一定要确保魏王的安全。”
从始至终,李泰的性命都是各方关注之焦点,极有可能被其中一方谋害从而嫁祸给另外一方,一旦李泰身死,必将引发剧烈震荡,甚至能够波及整个天下……
李君羡自然晓得轻重:“陛下放心,从魏王踏足长安城之时,末将便已经派遣‘百骑司’的好手暗中保护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”
……
李君羡离去之后,李承乾一个人坐在书房喝了会儿茶,思索着当下局势,而后让内侍加了几根蜡烛,埋首案牍、处置奏折。
内侍总管王德轻手轻脚进入御书房,小声道:“陛下,皇后遣人过来,说是准备了一些宵夜请殿下移步过去食用。”
李承乾停笔抬头,看了看书案上仍旧堆积如山的奏折,摇了摇头,道:“去给皇后回话,我今夜怕是要批阅奏折到很晚,让她自己吃完先睡吧。”
“喏。”
王德退出。
李承乾放下毛笔,揉了揉脸,活动一下酸疼的胳膊,吐出一口浊气。
做一个合格的皇帝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标准便是勤于政务,然而这四个字说来简单,想要做到却很难。帝国疆域广袤、纵横万里,治下黎庶何止亿万?每日里的事务多如牛毛、过目的文字浩如烟海,这可不是看杂书,要仔细推敲那些封疆大吏、朝廷大臣们在奏疏之中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字,否则容易被蒙骗了去。
他虽然自认能够做一个合格的皇帝,但相比起太宗皇帝,却钦佩无地、自愧不如。
不说别的,太宗皇帝在处置政务之余犹有余力、时常游山玩水饮酒作乐,对于宫里的妃嫔更是雨露均沾,时不时还要填充一下后宫,换一换口味……
而他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奏疏之时几乎殚精竭虑、耗尽心血,最近明显感受到精力不足,对于房事愈发冷淡、可有可无。
每一次面对皇后之时都能躲则躲,很是心虚……
再想想坊市之间的那些绯闻传说,再度叹了一口气。
……
翌日清晨,李承乾睡眼惺忪起床,在侍女服侍之下洗脸漱口换了一套衣衫,神情恹恹的坐在桌前用膳,拿起调羹舀了一口白米海参粥放入口中咀嚼,食不知味。
王德忽然从外面快步而入,一改往昔谨小慎微之形象,来到李承乾面前疾声道:“陛下,大事不好!魏王殿下刚刚出城奔赴九嵕山昭陵,说是要祭奠太宗皇帝与文德皇后!”
“当啷”
李承乾瞬间清醒,将调羹仍在碗里,勃然大怒:“他想作甚?!”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27448/39851169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
房俊凑上前去,仔细观摩。
这是一副山水画,画纸上山峰连绵、云雾堆迭,布局精巧、浑然一气,最显眼是画作之上山石树木虽然空勾无皴,但全以色渲染,以青绿设色为主……这风格明显是“青绿山水”。
然“青绿山水”在隋唐两代并无突出,甚至极为稀少,却有一位开宗立派之鼻祖……
“此庐山五老峰啊,笔墨浓淡相宜、青绿相间,大气磅礴之余更有笔锋细腻婉约,莫不是前朝展子虔之手笔?”
李泰惊讶:“此等技法乃展子虔所创,天下罕见,二郎以前曾经见过?”
房俊没理他,仔仔细细又观摩一遍,并不是后世曾经流传的展子虔名作,想来此画应当是在历史当中散佚了,作为“青绿山水”之鼻祖,展子虔流传下去的此类作品并不多,足以见得其珍贵之处。
画上题跋写着“开皇十二年初春,携子同游庐山,云雾漫障、山峰堆迭”……
李泰取过笔墨纸砚亲自研磨:“展子虔一代名家,存世的画作颇多,不过似此等仅有题跋大量留白的作品却极少,二郎诗词双绝且久未有作品问世,不知可否劳心?好诗配名画,也算是一段佳话了!”
这个自然难不倒房俊,这几年越来越少“创作”,意味着可供“抄袭”的还有很多,又仔细看了一遍画作,遗憾未有瀑布悬挂其上、倾泻而下,否则就可“致敬”一下李太白,不过画纸上峰峦堆迭、雾气隐隐,也还有另外一人之作品颇为合适。
遂接过毛笔,饱蘸墨汁,在画纸偏左上的一处留白落笔,笔走龙蛇、铁画银钩,一挥而就。
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。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……嘶!二郎才思敏捷、当世无双,即便是七步成诗的曹子建也不过如此啊!”
名画,好诗,相得益彰,尤其是房俊的字体配上展子虔的画技,两相映衬、美妙绝伦。
李泰美滋滋的画作放在那里,待到墨渍干透才能卷起收藏,拉着房俊在一旁坐了,问道:“刚才你说有解我困境之策?愿闻其详!”
房俊指了指那幅画:“刚刚不是写了么?以殿下之智慧,仔细思量想必就能寻出办法。”
“嗯?”
李泰一愣,扭头看向书桌上的画……那首诗?
“……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?哎呀呀,一语惊醒梦中人啊!”
李泰恍然,惊喜交加。
他之所以落入困局,自然是因为身在局中,作为太宗嫡子、陛下亲弟,无论皇位如何变幻他都牵涉其中,心有觊觎之意、却又害怕反噬之力,举目四顾皆茫然,不知如何自处。
唯有将自己从局中摘出去,方能置身事外、一窥全貌。
如何破局?
说难也难,但说容易也容易。
房俊喝了口茶水,问道:“殿下当真能够下定决心?这一步走出去,那个位置可就永远不能染指了。”
“滚蛋!”
李泰翻了个白眼,不满道:“当初是谁劝我说那个位置根本不会落到我头上的?既然永远得不到,那就干脆彻底斩断,一了百了。”
房俊赞道:“殿下胸襟广阔、魄力十足,微臣佩服。”
以李泰之身份、地位,能够做出彻底斩断皇位之决定殊为不易,毕竟那可是天下至尊之位啊,况且某种程度来说,李泰也并非全无机会……
单纯从能力来说,李治第一,李泰第二,李承乾不入流。
然而皇位之传承并不能简单的论能力,李治可谓史书之上公认的合格皇帝,但就是因为其得位不正,不得不将绝大部分的精力用在巩固皇位之上,将大唐立国之根基拆的七零八落,元气大伤,看似开疆拓土疆域大盛,实则却将“贞观之治”的家底折腾得为之一空。
若非武则天内政无双,大唐之兴盛怕是就得三世而止。
实则若是李承乾亦或李泰继位,功绩也不会太差。
太宗皇帝已经带着贞观勋臣将周边强敌挨个打了一遍,唯独未能攻陷的高句丽也予以重创始终未能恢复元气,可即便如此,李治也仅只是形式上覆灭了高句丽,整个辽东之地还处于新罗、百济等等控制之下,也给日后高丽崛起埋下隐患。
李治是历史上出类拔萃的皇帝,但绝对没有史书评论的那么强大,若不是其有武则天、李隆基这两代帝王收拾残局,怕是大唐早已在他手中盛极而衰……
在没有任何补充的情况下覆灭了关陇门阀,动摇了帝国根基,正是武则天重用士族、提拔寒门才稳定了局势。
李泰叹息道:“你呀,为了彻底断绝我与那个位置的联系,也算是煞费苦心了。”
*****
武德殿。
李承乾刚刚用过晚膳,手里拿着李泰回京述职的文书仔细翻看,一边听着李君羡的回禀。
“……魏王殿下自春明门入城,严令随从不得招摇过市,一路低调返回王府便闭门谢客,不过随即越国公登门拜见……”
“哦?这两人交情素来不错,魏王也不见?”
“回陛下,魏王的确不见,不过越国公自己推开大门,登堂入室,魏王夫妇避之不及。”
“哈,这的确是越国公的作风。”
李承乾饶有兴致的笑了一声:“然后呢?两人谈了什么?”
李君羡摇头道:“魏王殿下说是从洛阳得了一副名画请越国公鉴赏,两人便避入书房,没有外人在场,故而说些什么无从得知,不过越国公离开之后,魏王殿下一个人在书房坐了一宿,喝了很多酒,彻夜未眠。”
似魏王这等身份重要的亲王,府中上下早有“百骑司”密探,随时掌握魏王的一举一动,但凡有一丝一毫诡异之处,马上就能报至李承乾的案头……
李承乾想了想,想不明白两人究竟谈了什么:“看来魏王的心情很不好啊。”
李君羡不语,这种话不好接,因为不管说什么都是猜测,他只能基于事实说话,绝对不能在任何事情上妄加揣测,一旦因此影响到陛下的判断,轻则失职,重则有“误导”之嫌……
李承乾也没想从李君羡这边得到什么答案,摆摆手,叮嘱道:“派人看护着魏王府,说不得就会有胆大包天之辈行悖逆之举谋害魏王性命,一定要确保魏王的安全。”
从始至终,李泰的性命都是各方关注之焦点,极有可能被其中一方谋害从而嫁祸给另外一方,一旦李泰身死,必将引发剧烈震荡,甚至能够波及整个天下……
李君羡自然晓得轻重:“陛下放心,从魏王踏足长安城之时,末将便已经派遣‘百骑司’的好手暗中保护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”
……
李君羡离去之后,李承乾一个人坐在书房喝了会儿茶,思索着当下局势,而后让内侍加了几根蜡烛,埋首案牍、处置奏折。
内侍总管王德轻手轻脚进入御书房,小声道:“陛下,皇后遣人过来,说是准备了一些宵夜请殿下移步过去食用。”
李承乾停笔抬头,看了看书案上仍旧堆积如山的奏折,摇了摇头,道:“去给皇后回话,我今夜怕是要批阅奏折到很晚,让她自己吃完先睡吧。”
“喏。”
王德退出。
李承乾放下毛笔,揉了揉脸,活动一下酸疼的胳膊,吐出一口浊气。
做一个合格的皇帝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标准便是勤于政务,然而这四个字说来简单,想要做到却很难。帝国疆域广袤、纵横万里,治下黎庶何止亿万?每日里的事务多如牛毛、过目的文字浩如烟海,这可不是看杂书,要仔细推敲那些封疆大吏、朝廷大臣们在奏疏之中的每一句话、每一个字,否则容易被蒙骗了去。
他虽然自认能够做一个合格的皇帝,但相比起太宗皇帝,却钦佩无地、自愧不如。
不说别的,太宗皇帝在处置政务之余犹有余力、时常游山玩水饮酒作乐,对于宫里的妃嫔更是雨露均沾,时不时还要填充一下后宫,换一换口味……
而他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奏疏之时几乎殚精竭虑、耗尽心血,最近明显感受到精力不足,对于房事愈发冷淡、可有可无。
每一次面对皇后之时都能躲则躲,很是心虚……
再想想坊市之间的那些绯闻传说,再度叹了一口气。
……
翌日清晨,李承乾睡眼惺忪起床,在侍女服侍之下洗脸漱口换了一套衣衫,神情恹恹的坐在桌前用膳,拿起调羹舀了一口白米海参粥放入口中咀嚼,食不知味。
王德忽然从外面快步而入,一改往昔谨小慎微之形象,来到李承乾面前疾声道:“陛下,大事不好!魏王殿下刚刚出城奔赴九嵕山昭陵,说是要祭奠太宗皇帝与文德皇后!”
“当啷”
李承乾瞬间清醒,将调羹仍在碗里,勃然大怒:“他想作甚?!”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27448/39851169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