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一章 舍义求生(上)
李密在洛口仓站稳脚跟之后,位于身后的虎牢关便成了腹心之患,不得不除。
毕竟洛口仓一带,地势狭窄,回旋余地小。而从洛口仓往南,尽是山脉阻隔。若是想连接东面的金堤等根据地,甚至南取淮北,东进齐鲁,就必须占领虎牢关。
但驻守此地的裴仁基不是一个常人。
裴仁基此人,骁勇善战,善于骑射,又颇受天子信重。其当初接替张须陀的剿匪之事,手中也尽是精锐之师。
李密虽然实力强大,但攻打城坚池深、守备充裕的虎牢关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搞不好便有可能腹背受敌。
李密只得试探着派人前往虎牢劝降,但并未报多大的希望,毕竟虎牢关守军还未完全陷入绝境。
只是李密不知道的是,裴仁基此时也陷入了危难之中。回洛仓在东都腹地,两面俱是隋军,虎牢关同样,两面俱是魏军。
这些日子,裴仁基很是不顺。
裴仁基是汉王杨谅的旧部,但是在杨谅造反时,忠言直谏,被关进牢里。因此在杨谅造反失败之后,成了杨广表彰的典型,越级提拔为担任护军。
再之后裴仁基作为闻喜裴氏唯一一个军中大将,裴氏在他身上投入很多,裴仁基乃一步一步成了光禄大夫。其背靠裴氏,好不风光。
但一切都在裴仁基接替张须陀之后改变。
天底下不是所有人都像张须陀那么傻,河南盗匪是个什么样子裴仁基比谁都清楚。天子不给权利,不给兵马,甚至连虚名都不给,只给任务,就好像又让马儿跑,又不让马儿吃草一般,谁能解决的了。
张须陀死了,裴仁基打定主意不做第二个张须陀。
于是裴仁基到了虎牢关之后,便严整关防,收拢士兵和粮草,但就是不出战。
张须陀战死后,麾下还有数千精锐。裴仁基看了眼馋,到达虎牢关之后立刻派人前去招抚,可惜这群人不仅不接受裴仁基的领导,反而齐刷刷地返回齐郡。
对此,裴仁基也只得干骂对方不识抬举,却无可奈何。裴仁基虽是河南讨捕大使,但也无权过问齐郡的事情。
裴仁基在虎牢关消极怠工,只想着守住虎牢,从不敢轻易出击。但是天下之势,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裴仁基不动,不代表李密不动。
于是李密绕道方山,奇袭洛口仓,狠狠地打了大隋一巴掌,也把裴仁基逼到了墙角。
洛口仓失守,其守将责任最大,但守军已经覆没,朝廷总不能将责任推到一个死人小官的身上。剩下的人中,裴仁基责任最大。幸好东都小朝廷无暇顾及,反而命裴仁基出兵西进,和刘长恭合围洛口仓。
刘长恭石子河之败,其主要责任在刘长恭的轻敌冒进,最终为李密伏击所败。
但在此过程中,裴仁基也做的不地道。
刘长恭是加速前进,裴仁基是慢悠悠地前进,其目的就是让刘长恭和瓦岗军硬拼。他常在虎牢关,比旁人更知晓瓦岗军的战斗力。
于是从虎牢关到洛口仓,几十里的距离,刘长恭前进到石子河,裴仁基部没到;刘长恭兵败,裴仁基部没到;刘长恭溃逃,裴仁基部也没有到。刘长恭虽提前出击,但时间不过大半天,裴仁基部就是爬也爬到了。
而裴仁基则是始终没有出现,有超期之过。
刘长恭兵败之后,裴仁基闻询,也不待朝廷命令,掉头就逃了,唯恐与瓦岗军对上。
裴仁基算是一员良将,有勇力有武略,但小心思实在太多。他很清楚,乱世之中,武力为先,而他的资本便是手中的军队,因此为保全军队,放纵贼势,这虎牢一带的局势也就越来越坏了。
裴仁基的小心思可以瞒过朝中之人,但瞒不过监军的监察御史萧怀静。
萧怀静是萧皇后的族弟,属于江南世家中的一员,跟裴仁基本就不是一路人。而且裴蕴和萧瑀之前常在一起争权,裴、萧两家的关系也颇为不睦。
萧怀静担任监军,本就是对裴仁基的监视,而萧怀静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权利,屡次搜罗裴仁基的过失上奏弹劾他。
石子河一战,让萧怀静找到机会。
萧怀静立刻上奏天子,弹劾裴仁基“玩忽职守,畏敌避战,临阵脱逃”之罪,将裴仁基逼到了绝路。
裴仁基觉得自己没什么错,可不敢赌朝廷老爷们的品性,万一他们将此战的责任全推到自己身上呢。
这个万一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一万。
裴仁基为了逃过朝廷惩处,只得捏着鼻子,讨好萧怀静。
但萧怀静这个人,就想着拿下裴仁基,垫底自己在御史台的地位,如何愿意放过裴仁基。于是萧怀静对于裴仁基递过来的橄榄枝,一概不理,反而每日见到裴仁基之时,一副裴仁基马上就要下台的模样。
裴仁基心中又急又怒,却没有办法。
裴仁基的长子裴行俨建议其父可以向伯父裴矩和卫公黄明远求援,毕竟二人的地位、影响力保一个裴仁基还是可以的。但裴仁基思前想后,也没那么做。
裴矩和黄明远,一个在江都,一个在河北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等到二人出手,自己有可能被洛阳朝廷砍了脑袋了。
李密的劝降信来的正是时候,此时正好是裴仁基心绪不宁、心中有此之机。所以见到李密的劝降信,他不仅没有厉声斥责,反而暗暗思索起利弊来了。
裴仁基这个人,见大义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。
虽然对于李密的劝降有些动心,但裴仁基还是有些犹豫。毕竟这种事,关乎重大,还没法回头。
裴仁基的长子裴行俨也不赞同投降李密。
他们裴家,怎么说也是世家大族,名望著世,李密算什么东西,值得他们父子弃大隋而投奔。
就是真的无路可走,也是率部北上,投奔卫公,让卫公帮着转圜,岂能从贼。
裴仁基听了却是直摇头,他跟黄明远关系一般,虽然以前裴行俨常在黄府,但黄明远还真不太喜欢裴仁基。
况且北上之路,皆已断绝,北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
正犹豫的时候,裴仁基军中将领就贾闰甫前来劝裴仁基投降。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30968/26273944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
毕竟洛口仓一带,地势狭窄,回旋余地小。而从洛口仓往南,尽是山脉阻隔。若是想连接东面的金堤等根据地,甚至南取淮北,东进齐鲁,就必须占领虎牢关。
但驻守此地的裴仁基不是一个常人。
裴仁基此人,骁勇善战,善于骑射,又颇受天子信重。其当初接替张须陀的剿匪之事,手中也尽是精锐之师。
李密虽然实力强大,但攻打城坚池深、守备充裕的虎牢关,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搞不好便有可能腹背受敌。
李密只得试探着派人前往虎牢劝降,但并未报多大的希望,毕竟虎牢关守军还未完全陷入绝境。
只是李密不知道的是,裴仁基此时也陷入了危难之中。回洛仓在东都腹地,两面俱是隋军,虎牢关同样,两面俱是魏军。
这些日子,裴仁基很是不顺。
裴仁基是汉王杨谅的旧部,但是在杨谅造反时,忠言直谏,被关进牢里。因此在杨谅造反失败之后,成了杨广表彰的典型,越级提拔为担任护军。
再之后裴仁基作为闻喜裴氏唯一一个军中大将,裴氏在他身上投入很多,裴仁基乃一步一步成了光禄大夫。其背靠裴氏,好不风光。
但一切都在裴仁基接替张须陀之后改变。
天底下不是所有人都像张须陀那么傻,河南盗匪是个什么样子裴仁基比谁都清楚。天子不给权利,不给兵马,甚至连虚名都不给,只给任务,就好像又让马儿跑,又不让马儿吃草一般,谁能解决的了。
张须陀死了,裴仁基打定主意不做第二个张须陀。
于是裴仁基到了虎牢关之后,便严整关防,收拢士兵和粮草,但就是不出战。
张须陀战死后,麾下还有数千精锐。裴仁基看了眼馋,到达虎牢关之后立刻派人前去招抚,可惜这群人不仅不接受裴仁基的领导,反而齐刷刷地返回齐郡。
对此,裴仁基也只得干骂对方不识抬举,却无可奈何。裴仁基虽是河南讨捕大使,但也无权过问齐郡的事情。
裴仁基在虎牢关消极怠工,只想着守住虎牢,从不敢轻易出击。但是天下之势,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,裴仁基不动,不代表李密不动。
于是李密绕道方山,奇袭洛口仓,狠狠地打了大隋一巴掌,也把裴仁基逼到了墙角。
洛口仓失守,其守将责任最大,但守军已经覆没,朝廷总不能将责任推到一个死人小官的身上。剩下的人中,裴仁基责任最大。幸好东都小朝廷无暇顾及,反而命裴仁基出兵西进,和刘长恭合围洛口仓。
刘长恭石子河之败,其主要责任在刘长恭的轻敌冒进,最终为李密伏击所败。
但在此过程中,裴仁基也做的不地道。
刘长恭是加速前进,裴仁基是慢悠悠地前进,其目的就是让刘长恭和瓦岗军硬拼。他常在虎牢关,比旁人更知晓瓦岗军的战斗力。
于是从虎牢关到洛口仓,几十里的距离,刘长恭前进到石子河,裴仁基部没到;刘长恭兵败,裴仁基部没到;刘长恭溃逃,裴仁基部也没有到。刘长恭虽提前出击,但时间不过大半天,裴仁基部就是爬也爬到了。
而裴仁基则是始终没有出现,有超期之过。
刘长恭兵败之后,裴仁基闻询,也不待朝廷命令,掉头就逃了,唯恐与瓦岗军对上。
裴仁基算是一员良将,有勇力有武略,但小心思实在太多。他很清楚,乱世之中,武力为先,而他的资本便是手中的军队,因此为保全军队,放纵贼势,这虎牢一带的局势也就越来越坏了。
裴仁基的小心思可以瞒过朝中之人,但瞒不过监军的监察御史萧怀静。
萧怀静是萧皇后的族弟,属于江南世家中的一员,跟裴仁基本就不是一路人。而且裴蕴和萧瑀之前常在一起争权,裴、萧两家的关系也颇为不睦。
萧怀静担任监军,本就是对裴仁基的监视,而萧怀静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权利,屡次搜罗裴仁基的过失上奏弹劾他。
石子河一战,让萧怀静找到机会。
萧怀静立刻上奏天子,弹劾裴仁基“玩忽职守,畏敌避战,临阵脱逃”之罪,将裴仁基逼到了绝路。
裴仁基觉得自己没什么错,可不敢赌朝廷老爷们的品性,万一他们将此战的责任全推到自己身上呢。
这个万一实际上很有可能是一万。
裴仁基为了逃过朝廷惩处,只得捏着鼻子,讨好萧怀静。
但萧怀静这个人,就想着拿下裴仁基,垫底自己在御史台的地位,如何愿意放过裴仁基。于是萧怀静对于裴仁基递过来的橄榄枝,一概不理,反而每日见到裴仁基之时,一副裴仁基马上就要下台的模样。
裴仁基心中又急又怒,却没有办法。
裴仁基的长子裴行俨建议其父可以向伯父裴矩和卫公黄明远求援,毕竟二人的地位、影响力保一个裴仁基还是可以的。但裴仁基思前想后,也没那么做。
裴矩和黄明远,一个在江都,一个在河北,远水解不了近渴。等到二人出手,自己有可能被洛阳朝廷砍了脑袋了。
李密的劝降信来的正是时候,此时正好是裴仁基心绪不宁、心中有此之机。所以见到李密的劝降信,他不仅没有厉声斥责,反而暗暗思索起利弊来了。
裴仁基这个人,见大义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。
虽然对于李密的劝降有些动心,但裴仁基还是有些犹豫。毕竟这种事,关乎重大,还没法回头。
裴仁基的长子裴行俨也不赞同投降李密。
他们裴家,怎么说也是世家大族,名望著世,李密算什么东西,值得他们父子弃大隋而投奔。
就是真的无路可走,也是率部北上,投奔卫公,让卫公帮着转圜,岂能从贼。
裴仁基听了却是直摇头,他跟黄明远关系一般,虽然以前裴行俨常在黄府,但黄明远还真不太喜欢裴仁基。
况且北上之路,皆已断绝,北去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。
正犹豫的时候,裴仁基军中将领就贾闰甫前来劝裴仁基投降。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30968/26273944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