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55【黑金】
一连数日,朱铭都没跟学生们接触。只在办公室里,熟悉学校规章条例,翻看以往一年的学生试卷。
转眼,小假来临。
六月六,天贶节,放假三天。
清晨起来,气温便挺高。趁着日头还没升起,朱铭早早便骑马出门。
一路来到州桥,这里是东京最繁华的地段。
从南方而来的大型船只,进城之后皆停此处,因为州桥太矮过不去,只能用城内小船转运。
于是州桥两岸,客店云集,食肆遍布,专供客商下榻吃喝。
到北宋末年,州桥东侧的汴河,由于长期拥堵,已经不准外地大船停靠,顶多能行驶到相国寺桥。
州桥与相国寺桥中间的河段,就成了装卸货物的码头,如此一来更加繁华热闹。
大清早的,就已经有小贩沿街叫卖。
诸多外地富商,从州桥南边的“张家酒店”出来,到街对面“李四茶食店”喝茶下棋。这里没有炒茶,富商也喝不惯散茶,都是用团茶来研磨冲泡。
朱铭翻身下马,至酒店隔壁的“州桥炭张家”。
这是一家百年老店,东京内城最早的私营煤炭铺,跟它隔街相望的还有“车家炭行”。
“车家炭行”开在州桥附近,明显想蹭“州桥炭张家”的品牌热度。
类似做法,在东京城很常见。
比如南熏门内,有大名鼎鼎的“清风楼酒店”。
于是在太平兴国寺旁边,又有人开了家“清风楼无比客店”,店名充斥着土掉渣的中二气息。
朱铭穿着绿色常服,头戴幞头,脚踩革靴。
刚走到店门口,伙计就迎上来:“探花郎快请进!”
朱铭笑问:“你认得我?”
伙计说道:“探花郎唱名那天,骑马从这里过去,俺在路边看得清楚。探花郎可是要买石炭?只需吩咐一声,俺便让人送到府上。”
“且帮我拴马,把你们店家叫来。”朱铭说道。
伙计连忙接过缰绳,朝里面喊道:“大伯,探花郎来了。”
炭铺的张老板很快走出,大约四五十岁,作揖道:“探花郎快请进。”又朝另一个伙计喊道,“快快奉茶!”
朱铭说道:“茶水就不必了,我问几句便走。”
张老板请朱铭坐下:“探花郎有甚想问的,尽管说出来便是。”
朱铭问道:“东京城里的石炭,为何越卖越贵?朝廷定价每斤4文,怎都卖到每斤10文了?”
张老板觉得这个问题很滑稽:“每斤石炭4文钱,那是俺曾祖还在时,朝廷定下的官价。这都几十年了,哪有不涨价的道理?如今还是夏日,石炭价钱不贵。等到了冬天,每斤二三十文都能卖出来。”
“每斤二三十文,百姓怎用得起?”朱铭疑惑道。
张老板说:“用不起就挨冻,挨到开春便好了,冻死只能自认倒霉。收炭价钱太高,俺也没办法,总不能做折本买卖。”
煤炭免税的日子,早已一去不复返。
东京城内外设立了四大税炭场,专门向运抵京城的煤炭征税。
朱铭又问:“炭税再高,也不至于卖那么贵吧?”
张老板欲言又止,似乎有些话不方便说。
朱铭低声道:“若有人胡乱征税,我必奏明朝廷。事关东京数十万百姓,便是官员家里也要烧炭,官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。”
张老板属于中小型坐商,是东京商贾的主体类型。这类商人数量最多,也有一点官面背景,但完全无力对抗官府,顶多有几个胥吏罩着而已。
估计是听过朱铭的故事,知道探花郎得罪了蔡京,张老板低声说道:“这十几年来,官办石炭场多了二十几家。石炭事所司派出的官差,在税炭场拦截炭船,逼着行商把石炭卖给官场。只有官场的石炭堆满了,才许卖给私场。好些私办石炭场,都被官办场逼得破产了。俺这石炭铺,经常买不到货,只能高价去官办场拿货。”
朝廷对于东京煤炭市场的安排,是让官办、私营互相竞争。
而且,税炭场还要存储货物,一旦私炭场胡乱抬价,官方也能迅速调货平价。
原本用于平衡市场的税炭场、官办场,现在却自己带头搞半垄断。
这个情况,在哲宗朝就出现了,徽宗朝愈演愈烈。短短十年时间,朝廷增设20多家官办场,堵截供货渠道,把私营企业给逼破产,继而操纵煤炭零售价格。
蔡京难辞其咎!
朱铭想要制售蜂窝煤,总不能一直白捡煤灰做原材料。今后肯定是要买煤炭的,可官方这么乱搞,他连正常进货都进不到。
又聊了几句,朱铭起身告辞。
张老板把他送到店门口,低声说:“探花郎若能凑明官家,把石炭事所司的官差给惩治了,不但俺可以得利,东京几十万百姓也能少冻死几个。只是那奏疏,可不能写上俺的名字。俺小本买卖,得罪不起当官的。”
“放心,不会提你半个字。”朱铭安慰道。
离开煤炭铺子,朱铭继续牵马南行。过了张家酒店,便是“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”铺。
店名挺独特的,朱铭把马儿拴在屋檐下,打算买几个包子吃。
“探花郎来了!”
刚刚进店,伙计便喊起来。
唱名那天,朱铭正好从这条街道过去,又骑着高头大马万众瞩目,街道两侧的店铺伙计对他印象极深。
还有榜眼、探花拒绝蔡京招婿的故事,也在东京城迅速流传,老百姓对朱铭的观感极佳。
朱铭坐在店里吃包子,不时有食客偷瞧。
等结账之时,店伙计说:“探花郎,那桌的客官已经结过钱了。”
朱铭扭头看去,只见一个男子朝他微笑。
“多谢款待!”朱铭拱手回礼。
随即,扔出十多枚铜钱,并不接受陌生人请客。
如此行为,更加让人心生好感。
等朱铭离开包子铺,食客们议论纷纷,都说探花郎为人正直,连几个包子都不白要,今后做了大官肯定清廉。
朱铭骑马出西北水门,那里有东京最大的税炭场。
东京城的煤炭,最初来自怀州(沁阳、焦作),如今已在四面八方形成纲运。比如南边的阳翟(禹县),北边的相州(鹤壁)。
特别是相州煤矿,几百年后被发现矿址。
矿井深46米,有10个回采工作面,井下有完整的巷道和排水系统,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型煤矿遗址。
朱铭下马站在税炭场外,一直等到半下午,苦候五个多小时,终于发现有炭船过场交税。
一共十二条船,按船只大小核定税额,直接用煤炭实物抵税。
这些实物税,是关键时候用来平抑煤价的。
但根本没有在此卸货,税吏登上运煤船,继续往东京城内驶去。
朱铭骑马沿河跟着,至白虎桥停止,因为桥洞太矮过不了船。
只见许多城内小船,开始转运那些煤炭,还有官差盯着押货,明显要全部运去官炭场。
也不是全部,还留了一艘。
一时半会也转运不完煤炭,商人把余下事务扔给助手,自己愁眉苦脸的去食肆吃饭。
朱铭牵马跟去,与那商贾坐同一桌。
商贾见他穿着绿罗常服,明显是个当官的,连忙起身作揖:“小民见过官人!”
“请坐,”朱铭自报来路,“我姓朱,是今科进士第三人,已得罪了蔡京、王黼,但官家颇为器重,让我做了太学学正。”
商贾闻言,当即愣住。
哪有这样自我介绍的?
朱铭又说:“东京煤价飞涨,官家派我暗中调查。放心,我不会泄露阁下的消息,甚至都不问阁下的姓名。阁下刚做成买卖,为何愁眉不展?”
商贾反复打量朱铭,既然可以不通姓名,他也就尝试着发牢骚:“俺今趟运来十二船石炭,多多交税且不说,其中十一条船,还必须低价卖给官炭场。全靠剩下那一条船,高价卖给私炭场,多少还能有些利润。可官炭场压价越来越狠,再这样下去,怕是保本都困难。”
“一直如此?”朱铭问道。
商贾说道:“崇宁年间开始的,至今已有十二三年。初时还算好,而今愈发贪得无厌了,俺们运炭商的利润一降再降。可若不照办,便过不了税场,只能任由官差拿捏。”
朱铭又问:“石炭事所司是谁在做主官?”
商贾左右看看,低声说:“蔡相公的人。今年之所以盘剥得更狠,就是王相公做了户部尚书,也往石炭司里安插人手。咱区区商贾,要同时应付两位相公,那里受得住这等手段?”
蔡京和王黼,真是生财有道啊。
又聊了一番,朱铭支付饭钱离开,那商贾也迅速跑得没影儿。
朱铭打算回家写奏疏,不直接弹劾蔡京、王黼,而是弹劾石炭事所司的官员。如果宋徽宗看不到,那就再写一封密疏,请薛道光帮忙递上去。
这事儿办成,既能降低煤价,为东京百姓造福,也能给自己的生意铺路。
其实朱铭不出手,明年也会有人出手——大理寺卿王革,转迁开封府尹,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弹劾石炭司。
这事儿影响太恶劣,毕竟百官也要烧煤炭,立即就有大量官员跟着弹劾。
宋徽宗也怕东京城内出事,于是下中旨勒令改正。
整改效果有一些,但仅也此而已,只让煤价下跌了一两文,贪官污吏依旧趴在煤堆上捞钱。
回到家中,把马儿交给白胜。
白崇彦笑盈盈走过来:“有一个喜讯,王黼的爹死了,他得丁忧守孝。”
朱铭摇头:“这可不是什么喜讯,没了王黼牵制,蔡京的权势更大。”
此时此刻,蔡京几父子,已在弹冠相庆。
他们打算前线兵败之后,再去弹劾王黼,拿回户部财权,没想到王黼突然死了亲爹。
这种高层斗争,朱铭没法掺和,自去书房写弹劾奏疏。
只要顺利干翻石炭司,朱铭必然名声大噪,因为包括官员在内,东京几十万人都能受益。
明天,开始研制蜂窝煤。
(本章完)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90651/35949829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
转眼,小假来临。
六月六,天贶节,放假三天。
清晨起来,气温便挺高。趁着日头还没升起,朱铭早早便骑马出门。
一路来到州桥,这里是东京最繁华的地段。
从南方而来的大型船只,进城之后皆停此处,因为州桥太矮过不去,只能用城内小船转运。
于是州桥两岸,客店云集,食肆遍布,专供客商下榻吃喝。
到北宋末年,州桥东侧的汴河,由于长期拥堵,已经不准外地大船停靠,顶多能行驶到相国寺桥。
州桥与相国寺桥中间的河段,就成了装卸货物的码头,如此一来更加繁华热闹。
大清早的,就已经有小贩沿街叫卖。
诸多外地富商,从州桥南边的“张家酒店”出来,到街对面“李四茶食店”喝茶下棋。这里没有炒茶,富商也喝不惯散茶,都是用团茶来研磨冲泡。
朱铭翻身下马,至酒店隔壁的“州桥炭张家”。
这是一家百年老店,东京内城最早的私营煤炭铺,跟它隔街相望的还有“车家炭行”。
“车家炭行”开在州桥附近,明显想蹭“州桥炭张家”的品牌热度。
类似做法,在东京城很常见。
比如南熏门内,有大名鼎鼎的“清风楼酒店”。
于是在太平兴国寺旁边,又有人开了家“清风楼无比客店”,店名充斥着土掉渣的中二气息。
朱铭穿着绿色常服,头戴幞头,脚踩革靴。
刚走到店门口,伙计就迎上来:“探花郎快请进!”
朱铭笑问:“你认得我?”
伙计说道:“探花郎唱名那天,骑马从这里过去,俺在路边看得清楚。探花郎可是要买石炭?只需吩咐一声,俺便让人送到府上。”
“且帮我拴马,把你们店家叫来。”朱铭说道。
伙计连忙接过缰绳,朝里面喊道:“大伯,探花郎来了。”
炭铺的张老板很快走出,大约四五十岁,作揖道:“探花郎快请进。”又朝另一个伙计喊道,“快快奉茶!”
朱铭说道:“茶水就不必了,我问几句便走。”
张老板请朱铭坐下:“探花郎有甚想问的,尽管说出来便是。”
朱铭问道:“东京城里的石炭,为何越卖越贵?朝廷定价每斤4文,怎都卖到每斤10文了?”
张老板觉得这个问题很滑稽:“每斤石炭4文钱,那是俺曾祖还在时,朝廷定下的官价。这都几十年了,哪有不涨价的道理?如今还是夏日,石炭价钱不贵。等到了冬天,每斤二三十文都能卖出来。”
“每斤二三十文,百姓怎用得起?”朱铭疑惑道。
张老板说:“用不起就挨冻,挨到开春便好了,冻死只能自认倒霉。收炭价钱太高,俺也没办法,总不能做折本买卖。”
煤炭免税的日子,早已一去不复返。
东京城内外设立了四大税炭场,专门向运抵京城的煤炭征税。
朱铭又问:“炭税再高,也不至于卖那么贵吧?”
张老板欲言又止,似乎有些话不方便说。
朱铭低声道:“若有人胡乱征税,我必奏明朝廷。事关东京数十万百姓,便是官员家里也要烧炭,官家肯定不会坐视不理的。”
张老板属于中小型坐商,是东京商贾的主体类型。这类商人数量最多,也有一点官面背景,但完全无力对抗官府,顶多有几个胥吏罩着而已。
估计是听过朱铭的故事,知道探花郎得罪了蔡京,张老板低声说道:“这十几年来,官办石炭场多了二十几家。石炭事所司派出的官差,在税炭场拦截炭船,逼着行商把石炭卖给官场。只有官场的石炭堆满了,才许卖给私场。好些私办石炭场,都被官办场逼得破产了。俺这石炭铺,经常买不到货,只能高价去官办场拿货。”
朝廷对于东京煤炭市场的安排,是让官办、私营互相竞争。
而且,税炭场还要存储货物,一旦私炭场胡乱抬价,官方也能迅速调货平价。
原本用于平衡市场的税炭场、官办场,现在却自己带头搞半垄断。
这个情况,在哲宗朝就出现了,徽宗朝愈演愈烈。短短十年时间,朝廷增设20多家官办场,堵截供货渠道,把私营企业给逼破产,继而操纵煤炭零售价格。
蔡京难辞其咎!
朱铭想要制售蜂窝煤,总不能一直白捡煤灰做原材料。今后肯定是要买煤炭的,可官方这么乱搞,他连正常进货都进不到。
又聊了几句,朱铭起身告辞。
张老板把他送到店门口,低声说:“探花郎若能凑明官家,把石炭事所司的官差给惩治了,不但俺可以得利,东京几十万百姓也能少冻死几个。只是那奏疏,可不能写上俺的名字。俺小本买卖,得罪不起当官的。”
“放心,不会提你半个字。”朱铭安慰道。
离开煤炭铺子,朱铭继续牵马南行。过了张家酒店,便是“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”铺。
店名挺独特的,朱铭把马儿拴在屋檐下,打算买几个包子吃。
“探花郎来了!”
刚刚进店,伙计便喊起来。
唱名那天,朱铭正好从这条街道过去,又骑着高头大马万众瞩目,街道两侧的店铺伙计对他印象极深。
还有榜眼、探花拒绝蔡京招婿的故事,也在东京城迅速流传,老百姓对朱铭的观感极佳。
朱铭坐在店里吃包子,不时有食客偷瞧。
等结账之时,店伙计说:“探花郎,那桌的客官已经结过钱了。”
朱铭扭头看去,只见一个男子朝他微笑。
“多谢款待!”朱铭拱手回礼。
随即,扔出十多枚铜钱,并不接受陌生人请客。
如此行为,更加让人心生好感。
等朱铭离开包子铺,食客们议论纷纷,都说探花郎为人正直,连几个包子都不白要,今后做了大官肯定清廉。
朱铭骑马出西北水门,那里有东京最大的税炭场。
东京城的煤炭,最初来自怀州(沁阳、焦作),如今已在四面八方形成纲运。比如南边的阳翟(禹县),北边的相州(鹤壁)。
特别是相州煤矿,几百年后被发现矿址。
矿井深46米,有10个回采工作面,井下有完整的巷道和排水系统,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型煤矿遗址。
朱铭下马站在税炭场外,一直等到半下午,苦候五个多小时,终于发现有炭船过场交税。
一共十二条船,按船只大小核定税额,直接用煤炭实物抵税。
这些实物税,是关键时候用来平抑煤价的。
但根本没有在此卸货,税吏登上运煤船,继续往东京城内驶去。
朱铭骑马沿河跟着,至白虎桥停止,因为桥洞太矮过不了船。
只见许多城内小船,开始转运那些煤炭,还有官差盯着押货,明显要全部运去官炭场。
也不是全部,还留了一艘。
一时半会也转运不完煤炭,商人把余下事务扔给助手,自己愁眉苦脸的去食肆吃饭。
朱铭牵马跟去,与那商贾坐同一桌。
商贾见他穿着绿罗常服,明显是个当官的,连忙起身作揖:“小民见过官人!”
“请坐,”朱铭自报来路,“我姓朱,是今科进士第三人,已得罪了蔡京、王黼,但官家颇为器重,让我做了太学学正。”
商贾闻言,当即愣住。
哪有这样自我介绍的?
朱铭又说:“东京煤价飞涨,官家派我暗中调查。放心,我不会泄露阁下的消息,甚至都不问阁下的姓名。阁下刚做成买卖,为何愁眉不展?”
商贾反复打量朱铭,既然可以不通姓名,他也就尝试着发牢骚:“俺今趟运来十二船石炭,多多交税且不说,其中十一条船,还必须低价卖给官炭场。全靠剩下那一条船,高价卖给私炭场,多少还能有些利润。可官炭场压价越来越狠,再这样下去,怕是保本都困难。”
“一直如此?”朱铭问道。
商贾说道:“崇宁年间开始的,至今已有十二三年。初时还算好,而今愈发贪得无厌了,俺们运炭商的利润一降再降。可若不照办,便过不了税场,只能任由官差拿捏。”
朱铭又问:“石炭事所司是谁在做主官?”
商贾左右看看,低声说:“蔡相公的人。今年之所以盘剥得更狠,就是王相公做了户部尚书,也往石炭司里安插人手。咱区区商贾,要同时应付两位相公,那里受得住这等手段?”
蔡京和王黼,真是生财有道啊。
又聊了一番,朱铭支付饭钱离开,那商贾也迅速跑得没影儿。
朱铭打算回家写奏疏,不直接弹劾蔡京、王黼,而是弹劾石炭事所司的官员。如果宋徽宗看不到,那就再写一封密疏,请薛道光帮忙递上去。
这事儿办成,既能降低煤价,为东京百姓造福,也能给自己的生意铺路。
其实朱铭不出手,明年也会有人出手——大理寺卿王革,转迁开封府尹,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弹劾石炭司。
这事儿影响太恶劣,毕竟百官也要烧煤炭,立即就有大量官员跟着弹劾。
宋徽宗也怕东京城内出事,于是下中旨勒令改正。
整改效果有一些,但仅也此而已,只让煤价下跌了一两文,贪官污吏依旧趴在煤堆上捞钱。
回到家中,把马儿交给白胜。
白崇彦笑盈盈走过来:“有一个喜讯,王黼的爹死了,他得丁忧守孝。”
朱铭摇头:“这可不是什么喜讯,没了王黼牵制,蔡京的权势更大。”
此时此刻,蔡京几父子,已在弹冠相庆。
他们打算前线兵败之后,再去弹劾王黼,拿回户部财权,没想到王黼突然死了亲爹。
这种高层斗争,朱铭没法掺和,自去书房写弹劾奏疏。
只要顺利干翻石炭司,朱铭必然名声大噪,因为包括官员在内,东京几十万人都能受益。
明天,开始研制蜂窝煤。
(本章完)
http://www.wojiushishen.com/yt90651/35949829.html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wojiushishen.com。我就是神!手机版阅读网址:www.wojiushishen.com